重新思考素质教育,以及打掉教培
我以前跟大家说过我们老家那边的一个常见操作:学习好的,一般去了北上等大城市,等到三十来岁搞不定户口,孩子要上学,就转向二线。比如上海的一般往成都和杭州跑,深圳的去惠州,北京的就往天津跑。而那些在老家有背景有关系的人,倾向于回到老家考公务员或者其他编制什么的。
不仅我们老家有这个特点,整个北方都呈现出这个态势。一般“撤退城市”不止天津,还包括济南、青岛、西安等等,但是都不如天津。天津的优势很明显,现在的高考模式,大家都知道北京占便宜,但是可能不知道天津也非常占便宜。
(资料图)
大家知道,每个省自己的大学都会优先照顾自己的考生。倒也无可厚非,本地大学是本地人花钱了,所以优先照顾本地人。这也是为啥河南山西考生非常难,因为这俩地方没啥大学,就得靠别的省赏饭吃。河南最难,不仅需要靠别人赏饭,考生还多得离谱。
天津考生少,今年只有7万人,而河南却有130万。可是天津大学却不少,竟然有两所985大学,两所211大学,还有26所普通本科大学。搞笑的是,其中有一所叫河北工业的211大学,竟然在天津而不是河北。对应河南,那么多考生,却没有985大学,只有一个重点大学,你们想想河南有多难。
整体而言,天津这座在互联网上几乎没啥存在感的北方城市,在教育领域的地位却非常强。
反过来讲,青岛济南就没法跟天津比,因为河南、山东、江苏的高考,几乎是孩子们一生的噩梦,有高考移民去西藏的,你们听说谁高考移民去河南山东了吗?那得多想不开?
此外天津还有个优势,很多高薪岗位只在北京和上海有,离了这些城市,收入直接来个“膝盖斩”,所以不能随便离开。
很多人的策略就是,把家安到天津去,老婆孩子去天津读书,自己在北京上班,两城之间来回跑。这种人实在是太多,津京高铁竟然有个专门的“通勤票”,也就是有人坐高铁在两城之间通勤。
可能有小伙伴觉得,那些一定是混得很差的,在北京混不下去才会去天津。其实不是,我见过太多年薪一两百万的,照样灰溜溜去天津。因为北京户口真的是,就跟高考最后一道数学大题似的,搞不定就是搞不定。
每年发出来那些户口指标,主要是针对国企和科研单位的,并不是有钱就行。除非巨富,否则能搞定户口的往往没啥钱,有钱的却没户口。北京一堆巨贵的国际学校,里边塞满了没有户口的有钱人孩子。这个意义上说,你会觉得这个政策还挺公平。
说了这么多,可能有小伙伴要说了,知道了,九哥,你最近改行去天津做房产中介了,推荐哪个楼盘呢?
没做中介,不推荐。那我为啥突然聊这个呢?周末我去了趟天津看我大学同学,他毕业后回天津海关做公务员,结婚早生孩子早,他孩子今年中考,考上了一个很好的中学,心情很好,吃饭的时候仔细聊了下。听他说完,我更加理解为啥大家不生孩子了,以及国家为啥要强推“双减”和“素质教育”,以及为啥“一锅端”干掉教培,下面继续跟大家聊聊。
首先要说,全国大同小异,只是天津只是一个缩影。
家长们普遍认为,孩子想考大学,最关键的是高中。高中好才能考上好大学,所以就得上好高中,这个大家都懂。北京和天津的高考本科率高达80%以上,基本意味着考上高中就考上大学了。而山东河南都是40%左右。
可是高中是中考考上去的,那就得先找个好初中,占据先机。
天津的初中以前也是需要考试的,于是就卷呗。你们能想象吗?小学就开始卷,周末甚至都没时间玩,无论是家长和孩子,只要有时间,那就使劲学。但这不是关键,关键是那几所最卷的学校,学区房房价上了天。普通人想卷,你都没条件。
甚至从三岁就开始卷,为了小学能领先一步,大人给三岁小孩把日程安排得满满的。这不是精神病是啥?谁都知道这样折腾孩子,对孩子的伤害可能大于好处。
所以这些年看着大学学历越来越贬值,我甚至觉得不是坏事,正好让家长们都思考一个问题:你们那样往死里折腾自己和小孩,最后换一个越来越不值钱的学历,有意义吗?
这个意义上说,学历贬值反而让教育越来越贴近本意,教育就是教育本身,提升人的素质,使人具备思考能力,并不是什么敲门砖。以前之所以能做敲门砖改变阶级,是因为它稀缺,今后只有名校稀缺,名校生不是逼出来的。
并且我在几年前就有个观点,现在鸡娃的这群人,是正好赶上了中国超大规模城市化和互联网红利的一拨人,那时候大学生稀缺,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命运,所以有了路径依赖,准备在娃身上重新赢一次。
但随着985毕业的大部分大学生都找不到啥正经工作,后续会严重影响大家对鸡娃的态度。不是说不努力了,而是慢慢会从使劲逼着孩子学习,转向让他做个开朗健康的人。或者说接下来会有一波“文艺复兴”,恢复到我小时候的状态。家长们也在乎教育,但是没到发疯的状态。
回到卷孩子这个话题,这种卷有强烈的号召作用,一些人忍不住跟着闹腾,与此同时吓得一群人觉得没法比,干脆不生了。
前年有篇微博博文,有个女孩了解了买巨贵的学区房、全家住进猪窝一样的小房子,一起节衣缩食供孩子上学这可怕的现实后,说她不知道该怎么办了。孩子就算考上大学,将来也不一定能找得到工作,考不上大学,只能去打螺丝。
可是她和她老公实在是太普通,买不起学区房,工作也榨干了精力,实在是卷不动,而且也心疼孩子,觉得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就是做牛马,从小做牛马做到老。评论区一堆人在那里感慨,幸亏不生了,不然真是牛马了,这谁能卷得动?
说到这里,就理解了为啥国家顶着巨大的压力,取消了小升初的考试,率先在一线大城市搞素质教育,学校不排名,考试也非常简单。然后小升初开始摇号,摇到哪算哪。
众所周知,“素质教育”这事给人感觉就是,一旦学校教育不以学习为准,好像社会就成了有钱人的天下。但现实是,天津那边开始素质教育,不考试靠摇号后,很多比较便宜的小区孩子,也能和巨贵的小区孩子摇到一个学校去,而且概率均等,这在以前是很难的。
当然了,但凡选择,都有代价,很多学习本来很好的孩子,可能因为运气不好,就上不了好中学了。这多少有点让人觉得可惜。不过社会呼唤公平,想公平,就没法回避公平的代价。
这种公平最大的优点还不是公平本身,事实上这些年小学的家长压力确实下来了,因为不排名之后,没必要了。
也有家长说以前孩子二年级就会的东西,如今三年级都不会。可是他们可能没意识到,小学那点东西真没啥用,基础打好就行了,再使劲就属于用力过猛了。
很早就有教育专家批评国内小学教育是严重过剩的,也就是压制了孩子天性,换取了一堆没啥用的知识。
现在这种摇号模式,某种意义上是把K12教育的12年痛苦时间变成了初高中的六年。
很多人不愿意看到的一个现象正在全国铺开,一些家长说是“躺平”,或者说是“放羊”,也有说是“快乐教育”,都是一码事,学校教的少了,不排名,全国的小学慢慢都越来越轻松。
一开始可能大家不适应,过几年就理所当然了,觉得小学就该这样。就算轻松点也没事,不会像很多人想的那样耽误了,我大学很多学霸同学,不少都是高中才开始认真学的,一点都不晚。高中老师里也有个说法,说小学初中这种前期积累的所有优势,在高一全部得清零。能有个好习惯就行了,学习别太差,都没事。
到这里,就得再聊下为啥国家砸了校外教培。
首先大家一起补这事没意义,内卷的极致,就是孩子们的学习量加倍,家长们开支翻倍,家庭生活质量普遍下跌一大截,吓得年轻人出生率掉了一大截,但是产出却没变化。因为高考是个选拔性考试,并不会因为大家一起更努力,结果有丝毫改变。
也就是说,这玩意是个少有的“负向产业”,唯一能跟这玩意比的,就是烟草行业,就冲这一点,砸了就不冤。多说一句烟草,很多人说,烟草怎么没好处了,烟民抽烟说不定英年早逝,不是能省养老金吗?真不是,严肃的研究已经证实,哪有那么好的事,抽烟往往会导致一堆慢性病,想快点死?想得美。
而且总有人拿寒门阶级跃迁说事,说得就好像不让补课了寒门就没救了似的。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,以前教培没被禁的时候,补课也分了三六九等,你寒门为啥认为能跟有钱的补一个级别的课呢?劣质补课补那玩意干啥?为了仪式感?
不过这不是关键,关键是国家层面斩断了金融资本和教育之间的纽带。
补课这事不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新东西,我小的时候就有。那为啥这些年突然国家出手了呢?因为他们教育机构玩得不成样了。
他们具体操作流程是这样的,资本家从社会上融资,而社会上融的钱,也是老百姓存到银行的。用这些钱扩张校外教培,用高工资把公立的优秀老师吸收出来,再把广告铺天盖地打到社会每一个角落,争取每家都把孩子送去教培机构,接受加价教育。
你说富人支持这种操作也就得了,普通家庭也支持,这又是啥病?
问题是大家都去了补课,这种补课又有什么意义?
很多人喜欢拿穷人说事,说没了教培穷人怎么办?不补了呗,我们那会儿绝大部分人不补课,家庭好的那些利用假期使劲给孩子补,假期开学之后大家都充满活力,那些上了一个假期课的孩子一个个跟干了一假期苦力似的,接下来的学习也没啥劲。
最后成了一个恶性循环,正常上课没精神,一到周末就补课。有点像有些人,别人晚上睡觉他学习,别人白天上课他睡觉,多少有点病。
我们知道,人是有能量条的,而且能量条是需要恢复的。耗没了不恢复,注意力和精力都不行,啥都干不成。而且意志力和注意力都跟肌肉似的,并不能一直持续输出,到了一定程度就得歇着,不然不但没效果,还会受损。
很多家长迷信补课越多越好,结果孩子在学校都学不好。到最后,家长以为孩子在学习,孩子给家长表演学习,演变成了一种很费钱的行为艺术。
关于国家禁了教培后富人继续补课的事,咱们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,富人和其他人之间是没法平等的,各种钻空子,比如跳个健美操都能上清华,或者上国际学校,从小研究怎么上国际名校。
国家打击教培,主要目的在于避免普通人之间的割裂。跟避免跟风式地补课狂潮,金钱、精力、时间大规模砸进去,最后却没啥明确产出。
对于读书这事,我个人的感觉是孩子自己占了70%,家长们的努力,撑死30%。我目睹过太多人根本不是那块料,被父母逼得快要跳楼了,父母才反应过来可能确实不太行。
现在的大环境,那些天赋型选手是很难被埋没的,反正我老家那种极度非主流的地方,学习特别好的,各个高中争着要,而且高中开始就有奖学金。
尾声
国家接下来肯定是不遗余力地推动“双减”和“素质教育”,这让很多人不爽,不过确实等到大家都不知道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排名后,想焦虑都焦虑不起来。如果初中摇号,大家也就没必要使劲折腾了,本来从小学卷,今后就从初中开始卷了。
教培被打掉之后,并不是说这个行业没了,恰好相反,又回到之前乱七八糟的状态去了,尤其“一对一”,永远都消除不了。
不过也没必要消除,绝大部分人慢慢就补不起了,补不起也没事,反正大部分人都不补,能有啥事?绝大部分人还不吃燕窝呢,也没影响啥。
而且咱们都读过书,知道一个常识:焦虑性补课还不如不补。大家都补不起,慢慢不补了之后,还省钱了。少数那些焦虑性补课的,说不定效果还不如不去的。
至于趋势,很明显了,学历正在不断地飞速贬值,除了少数名校和关键专业,剩下的学校竞争优势会越来越小,慢慢大家也就不那么疯了,就好像大家不发疯去考驾照一样。其实驾照现在跟很多不咋行的大学学历重要性差不多了,毕竟那些专业可能根本给你搞不定工作,驾照却能。很多人三十来岁“毕业”后全指着驾照了。
而且我们知道,考名校这事真不是补课补出来的,需要很高的悟性和自制力,有了这两点,补不补课都差不多,在学校跟着老师的节奏就足够了,这一点穷人富人都差不多,花再多的钱,也改善不了这两点。
至于很多人关心的“阶级跃迁”,那玩意是50%的硬资质叠加50%的运气,或者运气爆棚也不是不行。社会进入平稳期之后,如果又虚又智商正常,这逆袭个啥?如果是天才,这个社会是很难埋没的。艰苦的是那种中间态的,今后确实越来越难。
从这个意义上讲,如果家境一般,可以换个思路,让孩子多锻炼,多睡觉,补充足够的蛋白质,毕竟真正的竞争是从初中开始的。格局再大点,真正的竞争是在三四十岁,有个好身体才能一直耗下去。如果格局拉到爆,会发现活得久才是终极赢家。
标签:
为您推荐
广告
- 重新思考素质教育,以及打掉教培
- 能环宝深度文:新能源汽车充电困难,问题在哪里?如何解决?-微速讯
- 【世界时快讯】电脑屏幕色温红蓝绿最佳值是多少_电脑屏幕色温
- 全球动态:皖能电力(000543.SZ):今年签约了90%以上的长协合同,价格已锁定
- 不常见的牡丹花品种 即时
- 全球实时:附加钢筋是什么意思
- 我国将新增约200所这类院校!优先发展新兴专业→
- 苹果公布 iPhone 逆天新专利,丑到密集恐惧症都犯了!|环球观热点
- 审计师考试难吗?备考2023审计师考试需要多长时间?
- 焦点速看:集邦咨询: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产量创9年来新低
- 【世界报资讯】拥有100万存款是什么概念?我国存款达到100万的人多吗?答
- 今日视点:百日千万专项招聘行动推出线上专场
- 全球视点!河南省首批淮河流域幸福河湖建成 6条河流通过验收
- quot什么意思中文_quot 往后余生 风雪是你 平淡是你 清贫是你 荣华是你 心底温
- 当前热讯: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图片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
- 【时快讯】拿下“问界”商标!华为到底造不造车?
- Lyft将在CES期间在拉斯维加斯提供自动驾驶游乐设施
- 焦点短讯!5月人民币信贷和存款增速合理放缓
- 分红送股票是好还是坏_分红送股
- 全省首创!永州市人大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示范基地启动 天天聚看点
广告
- Faker分辨真假妮蔻图,合理利用视野机制,第一视角太秀|资讯
- 境外GDR发行或收紧,鱼跃医疗赴瑞上市计划夭折-环球精选
- 房地产ETF(512200)涨0.94%,招商蛇口、保利发展涨超2%
- 关注:进度条超80%!全国麦收面积达2.53亿亩
- 推动实践创新 实现校地共赢
- 前沿热点:lg棒棒糖手机怎么安装软件(lg棒棒糖手机)
- 基石药业-B(02616):舒格利单抗一线治疗食管鳞癌的关键性III期临床研究将在2023年ESMOWorldGI年会进行口头报告
- 一个经常喝酒的男人,离这60多种疾病不远了 焦点讯息
- 专访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蒋展:科创金融发展需聚焦专业化、生态化与协同化
- 焦点日报:红河州“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助推乡村振兴”入选
- 事关今年“龙舟节”,@内江人,这场直播你可千万别错过——|全球时快讯
- 焦点播报:半导体板块6月12日涨0.21%,唯捷创芯领涨,主力资金净流入8156.45万元
- vivo手机双引擎闪充功能怎么用
- 当前短讯!brian mcknight的歌_brian mcknight
- 全球热点!死霸装队长羽织(死霸装)
- 上海市经信委:推动在临港、嘉定等地示范试点加氢站现场制氢 每日聚焦
- 实际上,历史上关于金字塔的记载一直都有,没有中断
- 黄土高原上的“小江南”:“稻+”模式拓宽村民致富“稻”路-全球快播
- 焦点资讯:[快讯]同济科技:全资子公司中标项目并签订合同
- 2023厦门市第五中学秋季一年级招生简章